聖公會聖馬太小學設免費功課輔班 校長:成績表絕不顯示名次
發布時間: 2018/04/04 14:08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5
屹立中西區逾140年的聖公會聖馬太小學,今年推行正向動力計劃,獎勵在班上被友儕讚賞最多的學生;聖公會聖馬太小學莫培超校長謙稱,該校設施不及大校,但在教育孩子上貫徹有教無類的精神,重視關愛,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能力,獲同等正視和認同。
聖公會聖馬太小學共設12班,全校300名學生。莫培超校長強調學校因課室有限,沒有音樂室、圖書館,但每個課室都有電腦、圖書角和電子琴,然而也因校舍較細,師生關係緊密,給予同學歸屬感,有利其成長。
夜宿學校
學校在今年復活節假期,籌備了夜宿學校活動,15組家長晚上在校學習閱讀繪本技巧,跟子女留宿一夜作枕邊伴讀,並在翌日一起行山觀鳥,莫校長笑謂這次學校首次舉辦留宿活動,希望家長明白藉此機會爭取兩代共處的重要。
由閱讀拉近兩代關係,睡前陪伴孩子講5分鐘故事的重要,雖然沒有手機、電腦,但小朋友會很窩心,比滿足孩子物質要求都來得更好。小朋友發展是身心靈3方面,學校影響力只佔一小部分,家長才佔絕大部分。
參與策劃的家教會主席卓生是校友及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成員,其大仔就讀該校小三,他強調子女選校要配合性格,因細女喜歡追求目標,適合去成績導向的小學,但大仔情感豐富,選校須著重關愛。
卓生謂,喜歡母校是因學校充滿正能量,而且是快樂學校,包括功課量適中,學校活動也很多,而且家長關係親密,每年都會去行兩次山,校友常回校支援及為校友舉辦活動。
學校也有頗多學生入讀主流中學,派到英中的比例亦理想,如英皇、英華、聖士提反等。始終地點有優勢,但學校不會給同學壓力。
學校位處校網較佳的中西區,莫校長強調學校會努力讓學生派到最適合的中學,但一定是因材施教,而非盲目操練,也不會在成績表上顯示名次。
正向動力
近年學校推行WE正向動力及馬太Good-kids計劃,鼓勵同學留意班上特別喜歡服務、幫助他人,不會亂發脾氣的同學,然後讚賞對方。
最受別人欣賞的兩位同學,可以跟校長飯聚,從中讓小朋友學會互相鼓勵。莫校長強調計劃鼓勵同學看事情要正面。
小學階段成績固然重要,但遠不如建立自信心和自尊感!我們透過一人一職、不同的學生大使及大哥哥大姐姐計劃,培養品格,以期品學兼顧並全。
學校現有兩成學生是非華語學生及新移民同學,任教中文的課程主任黃煥勝老師解釋,校方要設法讓每位小學生學得好,例如中文按能力分為3組︰普教中、粵教中和非華語組;小一至小四的中文和數學,按能力分成小組上課。
即使本地同學,各科目都會透過評估組,為不同能力者設計分層工作紙,小五同學要應付呈分試,無論在課堂內或放學後,都會作更細緻的支援。
學校放學前有半小時的功課導修堂,小一至小二設有課後的免費功課輔班,小三起若同學有功輔需要,可向學校申請。
校方會針對經濟能力不足者,為有需同學提供協助。
【延伸閱讀】宣基小學不設精英班增體育課節 校長:小朋友需要遊戲
【延伸閱讀】聖若瑟英文小學高年級學外語 正規課堂加入課外活動拓展思維【有片】
【延伸閱讀】馬鞍山小學引入芬蘭式教育 校長:信任學生就很多事都做得到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記者